绿色产业发展需要投入高科技,并且高科技和高投入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部过程中,以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的发展。
各省都梳理出了2017年十件环保大事,让我们来看看陕西的情况。其中,对85家环境违法企业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处罚金额947.86万元,按日连续处罚案件数排名全国第4;对1405家企业违法排污设施实施了查封扣押,查封扣押案件数排名全国第6;对492家存在环境问题企业实施限制生产和停产整顿,限产停产案件数排名全国第6;对173家涉嫌环境违法案件的企业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实施行政拘留处理,行政拘留案件数排名全国第13;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7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全国排名第16位,全省环境执法从严大势已基本形成。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我省第三批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于10月11日正式启动。区域中心作为国家空气质量预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内省(区)提供精细化的数值预报指导和产品共享,承担本区域空气质量日常业务预报、本区域和跨区域空气重污染预报联合会商工作,为区域预警应急响应、区域大气污染管控、区域环境质量管理和重大活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为公众提供及时的健康指引和出行参考。调研期间,李干杰要求要通过推进煤改气、煤改电以及加大清洁能源利用、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下大力气减少燃煤污染。要确保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全面、客观、真实、准确,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撑;要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各项培训、评估工作,提高整体预测预报水平,在可能出现大范围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时,要及时从严启动应急预案,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4环保部在我省建设西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环保部印发《关于做好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在我省建设西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西北五省(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牵头负责,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具体实施。
省环保厅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认真分析研判全省放射源及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研究制定陕西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在随后举行的专项行动中成绩突出,综合考核评估成绩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两市,在2017年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上受到环保部领导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在大会做典型发言。检查期间,听取了陕西省贯彻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工作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陕西省贯彻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取得的成绩,检查组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正确有效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污染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4环保部在我省建设西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环保部印发《关于做好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在我省建设西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西北五省(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牵头负责,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具体实施。
调研期间,李干杰要求要通过推进煤改气、煤改电以及加大清洁能源利用、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下大力气减少燃煤污染。检查期间,听取了陕西省贯彻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工作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陕西省贯彻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取得的成绩,检查组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正确有效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污染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以颗粒物整治为重点,把压煤减排、提标改造、错峰生产作为主攻方向,把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作为重要突破口,集中抓好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和重点工作等方面大气综合治理,力争全面完成国家大气环境质量考核约束性指标。2抓源头查问题促落实切实提高污染治理法治化水平6月6日至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陕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检查组先后到汉中城固小营村、兴汉环保工地、石门危废处置中心、咸阳礼泉再生资源产业园区、西安高新技术企业、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等开展执法检查。
8铁腕执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我省2017年以来始终以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为导向,以推进全省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强化环境保护执法效能,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打环境违法行为。同时,配套印发了包括巡查执法方案、专项督察方案、量化问责暂行规定、预警预报和联防联控会商方案、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在内的5个方案,形成了我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1+5组合方案,确保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1把铁腕治霾作为环保头号工程努力实现三秦大地天更蓝目标全省治霾工作会议3月1日在西安召开,会议强调治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7环保部在陕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1月10日,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在陕西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李干杰先后在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西安大兴新区调研社区分布式能源供热、利用再生水供热等项目运行情况,前往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考察监测能力建设和重污染天气分析研判工作开展情况,并看望环保一线员工。要把铁腕治霾作为环保工作的头号工程,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努力实现三秦大地天更蓝目标。6《陕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发布为进一步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1月2日,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我省首次出台针对秋冬季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陕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5我省环保督察实现市级全覆盖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向我省反馈督察意见后,我省立行立改、全力整改,迅即制定并公布《陕西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治霾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和艰巨性,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监管、督察和强化问责机制,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全力推动大气质量持续好转。其中,对85家环境违法企业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处罚金额947.86万元,按日连续处罚案件数排名全国第4;对1405家企业违法排污设施实施了查封扣押,查封扣押案件数排名全国第6;对492家存在环境问题企业实施限制生产和停产整顿,限产停产案件数排名全国第6;对173家涉嫌环境违法案件的企业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实施行政拘留处理,行政拘留案件数排名全国第13;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7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全国排名第16位,全省环境执法从严大势已基本形成。省环保厅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认真分析研判全省放射源及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研究制定陕西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在随后举行的专项行动中成绩突出,综合考核评估成绩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两市,在2017年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上受到环保部领导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在大会做典型发言。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1.3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6.22亿元,省级配套8.21亿元。在全省90个县区、997个乡镇(街办)、5210个建制村(社区)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共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85处,饮用水源保护工程2431处,垃圾中转及处置设施231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1821处,配备生活垃圾收集车23600辆,受益人口近880万。
区域中心作为国家空气质量预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内省(区)提供精细化的数值预报指导和产品共享,承担本区域空气质量日常业务预报、本区域和跨区域空气重污染预报联合会商工作,为区域预警应急响应、区域大气污染管控、区域环境质量管理和重大活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为公众提供及时的健康指引和出行参考。据统计,全省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4.29万人次,检查企业4.5万余家,立案6139家,处罚3657家,罚款金额1.67亿元,公开曝光环境违法问题1237家,挂牌督办48家,约谈各级政府179家,约谈企业434家。
3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受益人口近880万近年来,我省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突破口,以生态创建为助推器,牢固树立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的新思路,全面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质量改善,我省自2012年被列入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以来,省政府连续4年召开现场会,大力推动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为了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我省全力加大汉、丹江水质保护,通过严格环境执法、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等一系列措施,倒逼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循环发展,强力实施《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汉丹江流域水质保护行动方案(2014-2017年)》,保障了连续三年为京津输送396亿立方优质Ⅱ类水。至此,我省环保督察实现市级全覆盖。要确保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全面、客观、真实、准确,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撑;要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各项培训、评估工作,提高整体预测预报水平,在可能出现大范围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时,要及时从严启动应急预案,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固定源方面,检查企业540家,发现料堆未苫盖、部分设施未安装废气收集设施等环境违法问题17起,均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立案处罚或移交相关部门。于2017年12月中旬进驻怀柔、密云、延庆的3个市级环保督察组以重污染应急工作为重点,现场督察进驻区各项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
园林绿化部门:共出动督查人员461人次,检查现场141处。二是要严格抓好移动源污染管控。
及时启动预警及响应,在省级预警的基础上,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环境空气质量和研判情况,采取更高级别的响应措施。同时建议枣庄、东营、潍坊、泰安、莱芜、临沂6市要按照提前预警、提级防控、区域联动、削峰降频的原则,于12日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13日0时启动三级响应,采取应急减排措施;青岛、烟台、威海、日照4市要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加密预报会商频次,当预测空气质量指数符合预警发布条件时,要提前发布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预警解除时间为1月17日24时,具体解除时间可根据临近空气质量预报结果自行调整。1.北京市1、市区各部门严格落实各项应急措施住建部门:出动检查人员552人,共现场检查工地564个,共责令整改工地50个。
山东省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小组办公室要求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7个传输通道城市严格按照环境保护部区域联动要求,于12日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13日0时启动二级响应,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全市环保部门针对三烧三尘、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546人次。现场检查发现,顺义区燕京啤酒有限公司蒸汽管道正在维修,露天刷漆,已当场要求企业停止施工行为。6.河南省1月12日,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组织召开全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视频会议,分析研判近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
会议要求,要加强分析与研判。1月13日,全市各区、各部门累计出动督查检查人员7846名,依照清单抽查工业企业1689家,各类施工工地1249个,混凝土搅拌站67个,餐饮企业1090家,露天烧烤点位217个,加油站3座,遥测、拦检机动车773辆,处罚超标柴油货车7辆。
城市管理部门:出动作业人员48841人次、作业车辆3434车次、检查人员2448人次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及以上清扫保洁作业;出动检查人员1251人次、检查车辆442车次,检查道路1089条次,处罚渣土车7台。2.天津市1月13日,河西、津南区政府及市公安交管局主要负责同志,津南、宝坻、蓟州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开会部署并带队检查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三是抓好夜间督查巡查。环境保护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省(市)人民政府发函,通报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级别预警,切实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环保部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按照《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和应急减排措施修订工作方案》和各地新修订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实行重污染天气区域应急联动,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分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根据《河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指导意见》,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期间,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和定州、辛集市全社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在橙色预警级别的减排比例应达到20%以上,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比例应达到15%以上。考虑到大气条件预报不确定性影响,具体形势有待临近判断。8.污染预报1月15~17日,受不利扩散条件影响,大气污染物不断累积,区域中南部重度污染形势在此期间将继续维持,部分城市可能出现严重污染,影响范围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临汾、德州、郑州等城市,PM2.5小时浓度峰值可能达到250微克/立方米。
16~17日,受弱冷空气影响,区域北部和山东东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余地区将维持中至重度污染,河北中南部个别城市可能出现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对所发现问题均现场要求立即整改。
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充分认识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勇气、更强的决心,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到启动响应迅速,采取措施果断,落实减排有力,最大限度降低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影响范围、污染程度及持续时间,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权益。在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督查组发现部分应急措施未落实到位,已现场要求整改。
2、加大督查力度 形成高压执法态势1月14日,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市环保局采取暗查的方式,由市环保局领导带队,分别现场检查了朝阳区、海淀区应急措施落实情况。1月16日后,根据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情况,决定预警持续或解除。